欢迎来到弘毅网!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,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!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!

当前位置:主页 > 视频总库 > 创新创业 > 创业达人案例 > 创富达人视频 > 正文
'

段正明:人工养殖洱海弓鱼实现财富梦

讲师:


点击收藏

课程简介:

关键词:

课程介绍

视频简介:世纪50年代以前,弓鱼的产量约占洱海渔业产量的一半。弓鱼只能生活在纯天然的淡水中,若被捕到,无论如何小心,它都会马上死去。段正明是弓鱼人工驯养繁殖研究课题研究者之一,经过5年的攻关,已经掌握了野生弓鱼的池塘驯化、人工繁殖、鱼卵孵化等关键技术。每年繁育弓鱼苗种200万尾,濒临灭绝的弓鱼资源得到了拯救和恢复。

本视频由CCTV提供

  [生财有道]洱海弓鱼的财富梦想(20120406)

  弓鱼是洱海土著鱼类大理裂腹鱼和云南裂腹鱼的俗称。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,致使大理弓鱼数量锐减成为濒危物种,还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段正明是弓鱼人工驯养繁殖研究课题研究者之一,经过5年的攻关,已经掌握了野生弓鱼的池塘驯化、人工繁殖、鱼卵孵化等关键技术。每年繁育弓鱼苗种200万尾,濒临灭绝的弓鱼资源得到了拯救和恢复。

  段正明  联系电话 13908721736

  相关新闻:

  上世纪70年代以前,洱海里生长着大量的野生裂腹鱼类,品种包括云南裂腹鱼、灰裂腹鱼和大理裂腹鱼,洱海周边的老百姓,把这些裂腹鱼类统称为“弓鱼”。

  关于弓鱼名称的由来,在大理有着不同的说法。一说是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被流放到大理期间,到洱海边游览时,发现洱海中游着一种鱼,成群结对地首尾相衔,游动出一条美丽的弧形,就像弓。于是,杨升庵满怀赞赏之情,非常形象地将这种鱼称为弓鱼。

  另有一种说法,是这种鱼在水中游动时,身体会弯曲成弓形。还有一说法,是这种鱼非常喜欢跳水,并且还跳得很高,跳出水面的时候,身体总是弯曲成弓形。

  被称为弓鱼的这几种裂腹鱼,背上长满非常细小的鱼鳞片,其腹部肛门的两侧,却分别有一块像鳞片一样的裂纹,因此有裂腹鱼之称。

  上世纪50年代以前,弓鱼的产量约占洱海渔业产量的一半。大理市上关附近的桃园弓鱼洞,曾经是洱海湖区最大的弓鱼繁殖场所。每到繁殖季节,鱼卵会随着地下喷泉的水流漂到湖面上来。弓鱼只能生活在纯天然的淡水中,若被捕到,无论如何小心,它都会马上死去。

 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,随着洱海生态环境的改变,弓鱼洄游产卵的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。桃园弓鱼洞的地下喷泉也断流了,加之外来鱼类的入侵,洱海沿湖浅水区弓鱼产卵场所被侵占,甚至大量吞食弓鱼鱼卵,导致弓鱼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数量迅速锐减,直至成为濒危物种。

  1996年,洱海全湖大面积蓝藻暴发,水生生物大量死亡,弓鱼也在洱海中绝迹了。

  现在,洱海水生生态环境的恢复,已经达到了弓鱼生长的要求。传说中湖水清澈透明,一朵朵随波荡漾的海菜花在水中盛开的美景,又重新回到人们眼前。

  2007年,云南科技界传出了一个大好消息:经过多家科研单位的艰苦攻关,已经掌握了野生弓鱼的池塘驯化、人工繁殖、鱼卵孵化等关键技术,先后利用人工繁殖技术,成功繁殖出了两批云南裂腹鱼小鱼苗,并将它们从驯化地迁移到了洱海上游的弥苴河流域。

  今年3月,大理市洱海管理局将科研人员在弥苴河流域人工驯养繁殖出来的20000尾9朝云南裂腹鱼、0.2吨50~100克云南裂腹鱼鱼种投放到洱海中。经过近几个月的跟踪监测,这些投放到洱海中的云南裂腹鱼,生长状况良好。

  大理州地下出水溶洞龙潭较多,均分布有一定量的珍稀土著鱼类,由于仅适应于分布的小生境,环境改变及非法捕捞行为易导致种群灭绝。譬如洱源县右所镇松曲村鲤泉龙潭为村集体所有,历史上盛产“弓鱼”而享有盛誉,随着引水及景观工程的改造,原来地下溶洞内可以自由出入田间沟渠索饵的“弓鱼”被集中在人工建设的水塘内,经调查,龙潭分布的鱼类主要为云南裂腹鱼及灰裂腹鱼,数量可观(约5000-10000尾),是目前发现数量较多的野生云南裂腹鱼分布点之一。